男生小说 > 飘逝
+

第十八章

2020-05-21    作者:大海之子    来源:m.6969xs.cc

我们对《言情小说网》地址不定期更改!
收藏《
言情村www.yanqingcun.com》永久不丢失!
  寒假,李克杰邀请我到苏州去玩,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,这是我很早就向往的地方,便毫不犹豫就答应了。当我说起要同光子一起去时,李克杰却显得犹豫了。

  我对李克杰解释,我和光子只需要他给我们做向导,食宿我们自己会解决的,李克杰还是考虑了一天,才勉强答应了。

  当我把这事告诉光子,光子也显示出极大的热情。有情有义的孔军首先给了我无私的援助,其他人也纷纷捐出自己仅有的剩余,徐伟轩慷慨地捐出了他的所有,仅留下回家的路费,我们不得不慨叹他还有着豪爽的一面。

  细心的李克杰给我们挑选了应该带的衣服,并列出了需要带的一些用品的名单,这让我和光子省了好多的事,不禁心中暗暗感激李克杰的细心。

  学校一放假,我们三人就踏上去苏州的征程了。

  我和光子都是第一次坐火车,对火车有着浓厚的兴趣,感到新鲜,不时跑来跑去,从这节车厢到那节车厢的。李克杰一直微笑地看着我和光子,自己安稳地坐在座位上。

  到了苏州,李克杰还是力邀我和光子去了他家中。李克杰的家离拙政园不远,亲是个工人,母亲是医生。虽然李克杰的母热情挽留我和光子住在他们家,但我和光子还是在晚饭后告辞了,住在旅馆里。

  在苏州的三天,首先让我们领略的是姑苏文化。

  千百年来姑苏人才辈出,如满天繁星,闪烁生辉。姑苏文化是华夏文明在江南水乡孕育的独秀一枝,她筛滤了华夏文化阳刚、粗犷的因子,较多地继承、弘扬了柔细腻的一面。

  姑苏文化体现在宛转清丽、悠扬舒缓的昆曲、苏剧、评弹旋律中,体现在古拙清新、淡雅秀丽的吴门画派作品里。姑苏文化讲究自然随和的形态,曲折柔和的线条;追求淡泊深远的意蕴,含蓄隽永的美感。

  整个古城的园林建筑、丝绸刺绣、民俗民风等方方面面构成了姑苏的文化积淀,要想全面地观赏、触摸苏州艺术文化的华,可去各大博物馆一游。

  苏州不愧是园林之城,有大小园林100余座。别具一格的古典园林,集中了宋元明清以来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华,融建筑、园艺、雕刻、绘画、诗文、工艺美术于一体。

  苏州园林多为私家园林、园林造景多抒发了主人的情感,以小巧、自由、精致、淡雅、写意见长。

  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,可赏,可游,可居,这种建筑形态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形成的,是人类依自然,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,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。

  拙政园、留园、网师园、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,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,以其意境深远、构筑精致、艺术高雅、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。

  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,是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,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。

  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、匾额、楹联、书条石、雕刻、装饰,以及花木寓意、叠石寄情等,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,而且储存了大量的历史、文化、思想和科学信息,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。

  由于历史原因,并不是所有园林都开放的,我们只游览了拙政园。拙政园离李克杰家最近,这是我们游览的第一个主要景点。

  拙政园,从它的名字看总觉得它的名字带有一种鲜明的政治色彩,挺别致的,我谈出了自己的想法:是不是建造这个园林的园主对自己执政无作为,天生不是做官的料的一种喟叹呢,抑或是他在仕途失意后的怨尤呢?

  进入园内,在拙政园简介上解释了“拙政”的出处:“拙政,取晋人潘岳《闲人赋》中灌园鬻蔬,以供朝夕之膳,是拙者【言情小说网:ẃẃẃ.₉₉₆₉xs.net】为之政也”暗喻自己把浇园种菜作为自己(拙者)的“政”事。

  从史料中得知,拙政园是明代政德年间的一位监察史王献臣创建的。由于他是一个性格刚正,秉公执法的官员,得罪了很多同僚,受到了魏忠贤的排斥,于是选择了归隐,回到家乡苏州,建造了这座园林。

  恍然间,我对园名有了更深的理解,拙政者,非贬义也,“拙”的对应是“巧”字,园主拙于卑膝奴颜、结党营私,不屑弄虚作假,投机取巧。如此说来,这股“拙”劲还是有点骨气,有点可爱的。这是园主明里讲自己的拙政,其实也是暗示那个时代的悲哀吧。

  拙政园分东园、中园、西园三个部分。中园是全园的精华所在,园内多为水面,园景便是以水为线串联而成的,水上荷田田,堤边柳丝丝,亭台楼阁,湖桥廊石,一派江南风情所绘,给人以清逸而疏朗的感觉。

  那荷中一亭上有一对联写道:四面荷花三面柳,半塘秋水一房山。把江南的四秀美景皆囊括其中。特别引人注目的拙政园的园花—荷花。传说,退隐后的园主喜欢种植荷花,不仅对荷的品种讲究,有红荷、粉荷、白荷,且栽培方式多样,分碗荷、缸荷、池荷。

  只可惜我们去浏览的时候,是冬季,否则那准是“粉光花色叶中开,荷气衣香水上来”。古人称荷花为“花中君子”,既有“出淤泥而不染”的高洁,又有“濯清莲而不妖”的情怀。园主以荷写意,以荷遣兴。荷花,未尝不是园主自己的写照呢。

  据说,园主归隐的时候,年纪并不算太大,尽管身在朝野,但忧国忧民之心常在,幻想着有一天能得到明君的赏识,再次复出施展自己的抱负。在荷花池中临水而建一艘香洲(古代洲通舟),大概就是园主期待自己一帆风顺前行为国效劳吧。类似意境的还有园中的“听留阁”,园名取自唐人李商隐的“留得残荷听雨声”之诗意。残荷象征精神不衰,春天一到,残荷又开始长出新绿了,由此可见园主生活在一种对自己充满希冀却又未能实现的状态里。这大概是古代士大夫一个共同的心态吧。

  很多人会有疑问,说园主王献臣不愿与党同流合污,哪有钱能建造出如此漂亮的园子呢?从参与此园设计的园主好友文征明(明代四大才子之一)建园蓝图中观之,当初的亭台楼阁是用竹子茅屋建造的,经过以后三十多个园主的增添,现存建筑大多为太平天国及其后根据蓝图重新修建,才形成了今天我们见到的漂亮模样。

  值得一提的,文征明在设计之初采用了“小中见大,因地制宜”的构图方法,帮助园主节省了不少开支,我们在中园的“小沧浪”背后就可以欣赏到“小中见大”:一泓流向园墙的小河,看似水路已经被堵,奇的是它给人以源远流长之感,为什么呢?看那墙边小河上的一座小桥,让我们的眼睛一亮,这座桥恰似文章高潮时的神来之笔,有了它的悄然掩饰,园内便隐隐生出无穷之意了。

  更有创意的是拙政园的借景了,据说园子初建时,文征明感觉园子稍逊气派,便使用了“借景”的手法。当你踏进中园的长廊前,便能领略借景之妙:临水望去,但见那亭榭花墙外,柳荫花丛里簇拥起一座薄雾轻绕的宝塔,恰好与中园门遥遥相对,蓝天、塔影、碧水、亭台,错落有致,融合得如此的精妙、相得益彰!这就是因地制宜的借景效果,这塔是从一千米外的报恩寺借来的呀。呵,一两银子没花,意能把这般的景色借来,既解决了园主的囊中羞涩,又增添了园子的气势。不得不佩服明代大画家文征明的巧夺天工了。

  人们都说钱乃身外之物,关键是看你怎么支配了,试想如果园主当初如果把钱花在花天酒地上的生活上而挥霍殆尽,那么,还会给今天留下这世界遗产的名园吗?还会有苏州园林甲天下的美誉吗?
阅读:340    评论:0
  • 相关文章
  • 热门文章
  • 相关评论
【找小说请留言】

言情小说网 - 好书与您共享![总站]

本站所有小说均为网络收集,版权为原作者所有,若侵了您的权益请于本站管理员联系。


【电脑版】  【回到顶部】